
在首頁選擇你要查看的首府城市再按一下,大家才能看到較詳細的天氣資料,包括每隔一小時的氣溫預測。 Credit: Bureau of Meteorology

BOM 舊網頁界面清楚把 8 個首府城市的現時氣溫、最高氣溫及簡單的天氣預測一起登出。大家無需每個城市逐個按來查看結果。 Credit: Bureau of Meteorology
提到暴風季節前夕,上周三新州和昆州恰好遇上酷熱天氣和風暴來襲。便是平時不上網看 BOM 氣象預測的民眾,都在當天上網查看,但發現頁面布局作出了大幅改變,過往熟悉的功能位置變得難以尋找。

有聽眾不滿降雨、風向和溫度的雷達顯示開始時範圍太廣泛,連印尼、新西蘭的地圖也一併顯示,要按 zoom in (放大) 多次才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的情況。 Credit: Bureau of Meteorology
其中一個最具爭議的,是雷達顯示風暴的方式。
過去舊版雷達以黑色顯示最劇烈的冰雹及強風暴區域,警示效果明確。但新版改用另一套顏色梯度,有用家反映看到橙色時以為只是強降雨,卻最終遭受大粒冰雹襲擊,在沒有防備之下房屋受損,所以感覺「被誤導」。
昆州多個地區近日經歷強烈風暴,曾有住戶事後批評:「如果不是顏色標示改動,大家就不會判斷失誤。」

澳洲氣象局於 2025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三) 推出新網站界面,恰巧遇著新州天氣酷熱,澳洲東部很多地方都全面禁火,新州及昆州很多市民在這幾天談訪 BOM 的新網站,但覺得網站複雜難用。(此圖攝於 2025 年 10 月 22 日雪梨 Maccallum 海水泳池)。 Source: AAP / BIANCA DE MARCHI
氣象局高級氣象家 Michael Logan 表示,由於網站比較舊,安全性相對低,所以氣象局決定把網站的資訊科技更新,而他們決定在更新科技的同時,也對頁面布局作出改變,以滿足現代的需求。
Logan 強調,其實內容沒有減少,只是位置和顯示方式更新了。用戶需要時間適應。他強調,新網站的設計亦考慮了可讀性及無障礙要求。不過,他補充說,他們會不時聆聽用戶意見,不排除網站會作出修改。
究竟詳細情況如何,請收聽由溫楚良和林曉晴主持的這節「時事熱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