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5月22日)

一名原住民男子,昨天(5 月 21 日)在布里斯本北部被警員開槍打死。

Police

一名原住民男子昨在布里斯本北部被警員開槍打死。 Credit: Anthony Devlin - PA Images/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原住民男子在布里斯本被警員開槍打死

一名原住民男子,昨天(5 月 21 日)在布里斯本北部被警員開槍打死。

警方接到有人報警,指家中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其中一名家庭成被刺傷,警方其後去到案發地點時,其中一名警員,向一名 29 歲原住民男子開了三槍。

警方表示,警員到場時,發現該名原住民男子的53歲父親手上有很深的傷口,而該名 29 歲的原住民男子當時手持一把刀,並撲向警員,導致一名警員開了三槍。

雪梨Burwood發生涉嫌持刀傷人事件 38 歲男子被捕

雪梨內西區Burwood一間寄宿公寓發生涉嫌持刀傷人事件,一名38 歲男子被捕。

61 歲的男傷者腹部被嚴重刺傷,醫護人員要在現場提供即時救助,然後將他送院,目前情況危殆但穩定。

警方正向被捕男子問話。

聯邦政府擬根據《信貸法》更嚴格規管Afterpay

聯邦政府根據《信貸法》,將「先買後付」 (Afterpay)計劃實施更嚴格的規管

金融服務部長鍾斯(Stephen Jones)今天上午(5月22日)會在雪梨舉行的「負責任借貸會議」上發表講話。

預計他會將「先買後付」計劃納入為一種信貸產品,以幫助保護消費者免受財務濫用。

鍾斯表示,此類計劃可能會對消費者構成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計劃基本上沒有受到監管及檢查。

他說「先買後付」 計劃看起來及用起來都像信用卡,同時亦承擔著信貸風險。

他說,貸款人必須根據修改後的《信貸法》,履行負責任貸款義務條款。

聯邦警察局偵探就司法系統如何回應希金斯案展調查

聯邦警察局偵探警司莫勒(Scott Moller)將於今天(5月22日) ,就司法系統如何回應前自由黨職員希金斯(Brittany Higgins)強姦指控的案件進行獨立調查。

有關調查是由首都領地政府,在警方和檢察官指控對方在處理今次案件的調查和審判期間的行為後而成立的。

莫勒曾經參與調查希金斯指控她的前同事萊爾曼(Bruce Lehrmann)在 2019強姦她。

萊爾曼否認指控,並在首都領地最高法院接受審判。

最終因為在審訊上,發現陪審員有不當行為後,導致無法作出判決,萊爾曼最終獲撤銷控罪。

新州First Home Buyer Choice 計劃將於7月取消

一項允許首次置業人士避免支付大量首期成本的試驗計劃,將在未來幾星期內取消,但同時有新計劃,讓更多首次置業人士不用支付印花稅。

First Home Buyer Choice 計劃將於 7 月 1 日起,不再接受新申請者,停止新州合資格購買 150 萬元以下物業的首次置業人士,在支付前期印花稅和年度土地稅之間作出選擇。

有關計劃自去年 11 月推出以來,每月平均有1,200人申請。

但新州州長柯民思(Chris Minns)政府本周將履行選舉承諾,採取措施終止這項計劃,並以取消印花稅豁免和優惠取代該計劃。

有關改變會將價值800,000元物業的印花稅從 31,090元削減至 0元,並確保對價值不超過 100 萬元的物價,進行一定的印花稅減免。

氣候委員會批評澳洲交通組合沒有持續性

氣候委員會表示,澳洲目前的交通組合是沒有持續性。

在一份名為「Shifting Gear」的報告顯示,澳洲有81%的人,外出時使用私家車,相比之下,只有 14%的的人會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另外有5% 的會騎單車或步行。

該委員會認為,到了今個十年尾段,澳洲可以透過大規模轉向電氣化公共交通、步行和騎單車,來減少75%的交通排放。

澳洲繼製造能源後,交通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

委員會表示,需要對零排放交通和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才能為澳洲人提供更便宜、更可持續和更可靠的交通選擇。

艾巴尼斯完成在日本三日七國集團峰會已返澳

原定在雪梨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因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要趕回美國處理債務上限問題而被取消,總理艾巴尼斯在日本與拜登舉行了雙邊會談,並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同參與四方領導人論壇。

莫迪早前表示會繼續訪問澳洲之行,將於今天(5 月22日)抵達雪梨。

他將與艾巴尼斯舉行會談,並在 Homebush 會見當地印度企業,並為雪梨Harris Park內一個「小印度」入口的一塊石碑揭幕。

一名餐應老闆班查(Suraj Panchal)製作了一道菜來紀念莫迪到訪。

班查表示,他們非常非常興奮,我一直在努力激發這裡每個人的動力,又指如果印度總理來到Harris Park,將對這裡的企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澤連斯基再度否認烏克蘭東部重鎮失守

出席廣島七國集團峰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再度否認烏克蘭東部重鎮巴赫穆特(Bakhmut.)失守。

昨日他在總結行程的記者會上表示,俄軍未佔領該市,烏軍仍然控制郊區的一些建築物。

澤連斯基指,烏軍至今仍在當地戰鬥,他不會透露具體在什麼地方,即是巴赫穆特仍未被俄羅斯佔領。

早前俄羅斯國防部指,在俄軍支援下,瓦格納集團已全面佔領巴赫穆特。

在俄軍猛烈攻擊下,巴赫穆特已有10萬人傷亡。

澤連斯基證實烏克蘭收到澳洲援助物資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亦在記者會上證實,烏克蘭收到澳洲的援助物資,不過他就沒有透露具體情況。

他感謝澳洲隊烏克蘭的援助。

澤連斯基指,烏克蘭正與澳洲合作,這個消息是真的,他不能夠透露任何細節。烏克蘭感謝澳洲運抵的援助物資,在澳洲領袖訪問基輔時雙方曾經舉行了非常愉快的會議,他對此十分感激 。

早前,總理艾巴尼斯表示,他不排除會進一步幫助烏克蘭。

聯合國秘書長指是時候改革安理會和布雷頓森林貨幣管理體系

另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現在是改革安理會和布雷頓森林貨幣管理體系的時候。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一套統一的規則和政策,建立了以美元和黃金掛鈎和固定的匯率制度。

古特雷斯在七國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安理會及布雷頓森林體系都反映了 1945 年的權力關係,現在需要更新。

他說,面對新冠大流行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經濟衝擊,全球金融架構已經過時、未能發揮功能和不公平。

中國副外長就七國集團峰會炒作涉華議題提嚴正交涉

中國副外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七國集團廣島峰會炒作涉華議題,提出嚴正交涉。

孫衛東指出,日方在峰會系列活動和聯合宣言中聯同有關國家抹黑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他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而涉港、涉疆、涉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絕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說三道四、妄加干涉。

孫衛東又說,當前東海、南海局勢總體穩定,所謂「以實力改變現狀」的惡意炒作是違背事實。而美國才是破壞國際秩序規則、擾亂世界經濟運行的始作俑者和最大風險。

辛偉誠:中國是當今全球安全與繁榮的最大挑戰

與此同時,早前英國首相辛偉誠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時指稱,中國是當今全球安全與繁榮的最大挑戰,七國集團將採取共同政策「去風險」,並防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別國。

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回應指,有關言論純屬鸚鵡學舌,是完全違背事實的惡意誹謗。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並且敦促英方立即停止抹黑中國,以免對中英關係造成新的損害。

希臘總理在希臘大選勝出 惟未取國會過半議席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 (Kyriakos Mitsotakis) 在大選中勝出,但就未能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他會尋求進行第二輪選舉,爭取更多選民支持,以便新民主黨能夠獨立執政。

第二輪的投票將在 6 月下旬或 7 月初舉行,並會根據新的選舉法進行,對勝出的政黨授予額外席位,促進組建一黨政府。

領導激進左翼聯盟的前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昨晚已致電祝賀米佐塔基斯。

不過,齊普拉斯表示,他已在黨內召開會議,檢討大選結果及爭取勝出第二輪選舉。

齊普拉斯指, 選舉周期尚未結束,鑑於可能會舉行第二輪選舉,故此他們要爭取時間,立即進行所有必要的改革,以便在最好的條件下,迎接下一場關鍵和最後的選舉之戰。

新西蘭總理昨抵巴布亞新幾內亞出席太平洋島嶼論壇

新西蘭總理希健斯( Chris Hipkins )昨日在太平洋島嶼論壇前,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

預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會在今天抵達論壇,代替總統拜登出席。

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James Marape)表示,希望今次會議有助解決該國面對的氣候變化問題。

馬拉佩指,他們生活在公海地區,經常要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多方面影響,今次在兩項重要的會議上,大家將主要與印度及美國商討太平洋島國現正面對的許多共同問題。

聯邦政府最新數據:澳洲更多人就業 工資更高

聯邦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澳洲有更多人就業並賺取更高的工資。

財政部的一項分析顯示,過去一年創造了330,000個新工作崗位。

全職工作的薪金平均增加了1000元,雖然增加了的薪金,但大部分錢都需用來應付不斷上漲的生活開支。

體育消息

在昆州新州州際欖球賽事的揭幕戰,Manly隊的球星特爾博耶維奇(Jake Trbojevic)將因傷不會出賽。

他退出後,將會由 Bulldogs 的小潘蓋(Tevita Pangai Junior) 取代。

去年是後備隊員的小潘蓋將在周三的第一場比賽中首次代表新州出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Elsa Tsang, Timothy W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